第一份在美国的工作结束了。
4个月的时间,不长不短。不长,刚刚好能把我要做的事情做完,还提前了不少。不短,让我有足够时间学习、了解、融入、成长。刚刚入职的时候,我的组就整个迁移了,从地标组到了海关组。可是我做的事情还停留在之前组的遗留项目,所以我不但需要和之前的组接手的人继续沟通,也需要和新组一起快速熟悉新的项目。4个月,从刚开始的语言障碍,从听不懂,到慢慢听懂,到能让别人明白我听懂,到可以和同事有效的沟通。这对于我来说,整个实习最难的一件事。公司一周只有周四一天onsite,大部分时间组员都是网上沟通,无疑有效沟通变的重中之重。而紧俏的周四时间,是大家为数不多同事社交的机会。我的mentor是一个西雅图本地的美国人,他是十分耐心,谦逊,且有传奇故事的人。日常中喜欢找他聊天,他并没有上过正统的大学,但他是个想当有独立思考的人。从他那里也学到想当不少的经验:比如
Always commit less first;
Do not put too much on your plate;
Always document what you did;
Always be nice and find joy in the happiness of others rather than oneself.
我们公司的leadship的文化总是强调无论做什么,都要international。一开始我不以为意,后来想一想长久看,做事情确实要从开始就要志存高远。“高高山顶立,才能深深海底行”。我的印度经理,干练敏捷,她最喜欢问我的就是:Are you happy today?她鼓励我说:Contribute your self, and then you gain. 我的大经理也是个印度人,听他们说英语虽然有口音,但他们说话总是能听出一股哲学味,再看看他们长相,不得不觉得他们真的是天然的宗教的国度。公司虽然小巧,不过同事都是觉得公司很有希望。面对一些领导,同事是真的敢问,真的敢挑战,而不少中国人都不敢开口,是我感受很深的一点,但除了在这边就上本科的同事,他们还是很不一样。
研究生来美,是时间真的紧张,不但需要花时间学语言,而且需要迅速找实习,遇到形势不好的时候,更难。虽然以前在国内工作很久了,不过新的环境,新的工作氛围,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。
好的氛围,优秀的公司,和优秀的制度相似,都需要人自觉来共同维护一个制度或者文化,而人也乐意且自愿维护并享受共同的规矩,这样公司或者团体就可以迅速上升,强壮有力。可一旦有人开始破坏整体的制度而且也没有人制止,劣币驱逐良币,那么这个团体必然失去了前进的冲力。
无论是来美,还是来行业内的独角兽公司,说小,可以说是来享受头部效应带来的优势,说大,我们自己本身足够优秀来享受这一切嘛?我们自己又能给这样的团体和氛围本身能贡献什么呢?贡献自己的有价值的思考?贡献自己的国际视野?贡献自己坚持的信念?贡献自己的技术能力?贡献自己背后的文化内涵?这是一个长远的问题。目前为止,我并没有觉得自己能够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和令人安心的让我生活/工作在这里的原因。我能真正的做什么?
感谢这段实习经历,也随之开启了下一段实习生活。Hopefully,我的答案可以在正式工作前更明晰,也让自己更笃定心安。

